t39p1235

难怪美国不放过我们!德国媒体说的很直白:中国都干了什么事情?

在德国的一档电视节目中,主持人进行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调查,发现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产品出口中,占据了足足25%的市场份额,这个数据让人们更加关注中国制造业的崛起。这一情况让不少国家的人感到不安,因为他们往昔认为高科技产品的崇高地位是不容动摇的。然而现实却是,中国正在迅速追赶,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成功超越了他们的期待。

在深圳的一家代工厂里,这里专门生产新能源车的电机控制器。去年,这家公司将其产品以3000欧元的价格销往国外,而今年他们的最新报价已降至350美元。这一趋势说明了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,不仅没有削弱其盈利能力,反而让他们在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。这样的情况引发了德国布鲁塞尔地区的白领们的不安,相信曾经贵重的芯片技术将阻挡不了中国的崛起,他们的护城河正在消失。

主持人前往这家代工厂进行实地访察,现场气氛格外紧张,观察无言以对,显然这番现象让在场的许多人感到震惊。再看中国的光伏产业,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露无遗,在今年的前十个月中,超过85%的光伏板进口量均来自中国。这种现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,德国本土最大的光伏厂商已经面临闲置机械和劳动效率不高的问题,工厂的开工率甚至不足30%。在厂内,一名工程师无奈地在网上发帖抱怨,说现在购买组件的价格甚至比硅料还要便宜,这让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单。

对于5G基站的建设来说,现实的数据更让人信服。在刚果的山区中,基站一个接一个地矗立着,在一条高速公路旁的基站数量竟然超过了一些西欧的小城镇。当当地的运营商对学生们说道,以前打一分钟电话需要两美元,现在只需几毛钱时,大家都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。而德新高铁于雅万通车的那天,车票瞬间售罄,官方表示这条线路的建造成本仅为日本新干线的六成,但速度却比东京到大阪的早期线路快一倍。这一切可谓是速度与效率的生动体现,当技术人员谈起德国师傅前来看焊轨时,对间隙误差不超过0.3毫米的严苛标准无不感到叹息。

与此同时,德国经济部的一份内部报告则透露出更加严峻的未来展望,按照这种趋势,十年后他们在高端机械方面对中国的顺差将会消失。这份报告一旦泄露,迅速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,大家开始反思这一局势。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隐瞒什么高科技秘密,其实清华大学材料系发表的一篇电池论文,仅仅两周后便在生产线上应用,设备商甚至连夜修改图纸,短短一周就能调整好机器。这种效率令瑞士的手表制造商目瞪口呆。

在郑州的一家精密轴承工厂中,工人们的夜班交接十分紧张,工人们的手上虽有创可贴,但仍然坚持着典型的勤劳精神。他们制造的轴承能够显著降低欧洲车企在电动车上的成本,这样的价值令人瞩目。厂长对此也是倍感压力,尽管没有人愿意熬夜,却因为订单排得满满,根本无处退缩。

过去,西方商学院教会人们如何实现高利润和轻资产,通过将工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来获得收益。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,工厂早已迁至东莞,盈利渠道不再那么顺畅。苹果公司选择将三成的供应链放在中国,依然保有50%的毛利率,而英特尔则将高端封装线搬到成都,其财报依然亮丽。有人在股票讨论群中忧虑道:如果这条链条断裂,公司的股价必将受到影响。苏州的一位做减速器的企业家则直言不讳地指出,他们所赚的实属辛苦钱,“我们的成本比德国同行低了一半,但付出的汗水却是他们的三倍。”尽管当地工人月薪8000元,算是体面的生活,但实际上还不够偿还房贷和孩子的补习费用。

在德国的电视节目结尾,镜头对准了珠三角的夜景,璀璨的灯光连成一线,货轮则在码头排成长龙,渐渐驶向大海。节目字幕上赫然写着:没有口号,只有机器的轰鸣。观众们纷纷留言表示:中国工人比我们更晚入睡、更早起床,他们的努力无疑是值得肯定的。

那么,中国到底凭什么做到这一切呢?实验室的技术迅速转变为车间的实际生产,论文变成了生产线,设备商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适应与调整。在这个过程中,别人或许仍在专利的舒适区沉睡,而中国人在工厂中加班奋战。工人们的手上有着令人心疼的创可贴,但机器运转得却格外迅捷。欧洲人过去依靠芯片技术建立的“城墙”正在摇摇欲坠,而中国的工厂则在不断向更高处攀登。因此,这并不是简单的“厉害”,而是踏踏实实地将每一项工作做好,就像在农田中,其他人偷懒享受阳光,而你却在清晨和黄昏中浇水施肥,最终的收成必定要更加丰盛。因此,如今的欧洲人开始慌乱,他们突然意识到,原来“努力”的付出能够真正改变一切。

评论列表

巨石灵王
巨石灵王 26
2025-07-28 16:48
血汗工厂在中国不能出现!

水晶萝卜 回复 07-30 12:24
占领市场以后狠狠涨价

安康 回复 07-30 17:37
出的太多了。我们国家起步晚,家底薄。人口众多,除了努力不知道还有什么捷径可走。

用户14xxx14
用户14xxx14 20
2025-07-28 15:43
只有中国能够带领世界实现科技平权,给发展中国家分享科技成果。发达国家只会科技垄断暴利!

箭箭箭箭 回复 07-30 16:27
种地能发财谁还搞工业?再说我们的粮食还真不便宜。种地只能让14亿人填饱肚子,只有搞工业化高科技化才能让14亿人过上好日子。

云中漫步
云中漫步 14
2025-07-30 10:54
3000美元降到350美元说明了什么?产品竞争力当然无人能比,但为什么不少降价而用来加工资、加税收、搞研发?而且如此之大的差价,完全是要卷死别人的节奏,人家不反击吗!

箭箭箭箭 回复 07-30 12:59
你没有时人家卖3000,你有了就开始价格战就都降了。

隆咚強. 回复 07-30 14:07
还想百年传承啊,物大需求,卖高价?现在能卖出去就阿弥陀佛了,日新月异,谁投长线?

用户10xxx73
用户10xxx73 9
2025-07-29 17:46
东大制造商让老外厂商无路可走的同时也把同胞给带上了。

弦上清风 回复 07-30 13:03
让外商走大道自己就有路可走了?

用户66xxx53 回复 弦上清风 07-30 16:57
会更加无路可走。

萧千里
萧千里 8
2025-07-30 00:59
中国人养了多少人
一剑风情
一剑风情 4
2025-07-28 19:53
按照西方人的说法,中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,且做得还那么好,那么廉价!那我们做什么?我们工厂都被你们搞垮了,大家都没钱买你们中国产品了。是不是你们该减产?

ronger 回复 07-30 18:16
是的,这个是个问题,某种产品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其它商品的客户,如果对方完全垮了那还有钱买其它商品呢?所以也需要共生共存,良性竞争,贸易平衡很重要!

用户10xxx07
用户10xxx07 3
2025-07-30 23:01
请问小编?布鲁塞尔是德国的吗?我怎么记得是比利时的地方呢?[捂脸哭][大笑][哭着笑]
无语
无语 3
2025-07-30 15:46
韭菜
天路
天路 2
2025-07-30 13:33
当初他们向我们倾销鸦片,今天我们倾销的是劳动力,一切都是为了争夺制高点
KL
KL 1
2025-07-30 15:16
懒散、磨洋工的怕勤劳、高效的。
用户10xxx44
用户10xxx44 1
2025-07-30 15:04
3000元能卖的产品为什么要350元卖出去?提高的效率为什么不分享给员工,提高员工的工资?一方面拼命压榨员工,一方面又说产品卖不出去,员工都没钱怎么买商品?

奔跑的蜗牛 回复 07-30 21:25
能卖3000绝对不会报价350,因为同行竞争太恶劣了,适者生存,不断卷,先卷死老外在说